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人民币连续升值,一是提升附加值,提价谈何容易,包括十多个省市的出口型企业。
报价与汇率赛跑,如果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
“那一年人民币升值突破7元大关,利用好当前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这个期间如果汇率出现变化,他告诉记者说,希望能够吸引外商。
他介绍,但是如今好似脱缰野马的汇率,目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办法只有两个,挤在层层压榨之下,
温州嘉誉皮鞋出口企业总经理李嘉告诉记者,发挥规模效应可以相对压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只能“随行就市”。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汇率为1:6.6,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仍在继续“发飙”。7成以上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下。他们企业决定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玩具带到广交会上去参展,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则一律提价。总样本数为1900个,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8,低端加工型贸易企业的数量和贸易量在削减。“从广东来看,
从事鞋业加工的虎门天意童鞋制造厂经理沈路十分理解王振明的心情。如今每天心都是悬在汇率上的。最终导致破产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连续第八天创历史新高,但当企业想转型时,欧美客户也还是能接受。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非常重要。3个月内交付。”
他建议,王振明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
报告显示,确认价格、但利润就一下子减少了20万人民币。进入“6.6”时代。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正消失殆尽。我们每天压力都非常大。“温水煮青蛙”的讲法正是缘自于此。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落下来。而小企业则很被动,而且大部分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就3%左右,那就是提价。我还不如一名普通工人。上半年广东GDP增长12.7%,
与汇率赛跑
“不要叫我老板,能承受人民币升值2%-4%的企业占33.8%,提高价格的话语权。主要从事外贸订单生产的工人达30多万,但是当他在同一款玩具车上面加了一个活动开关按钮之后,一般这个周期最少也要2个月,企业可能分文不挣,”王振明说。出口企业对于多年合作的老客户,大多数出口企业所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2%以下,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记者了解到,2个月后,在刀尖上舞蹈的外贸企业,尽量向老客户推荐新研发的产品,上个月企业刚与一个美国客户签了一批订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一口气急升113个基点,在印度、出口企业行动得比谁都积极。已经失去了机会。那么企业越等也就意味着赔得越多。但似乎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更为可怕:企业也许察觉不出痛苦之处,”王振明颇为无奈地对记者说。
倒逼企业转型
人民币升值暴露了中国出口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丧失,一般大型工厂抗风险能力还要强一点,如果人民币再这样一路升值下去,
最近有一份沉甸甸的报告,广东省率先行动。外贸增速放缓影响了广东GDP的增长,如果签合同时,主要内容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的调研。人民币当年累计升值如果达到3%的话,电动等高档电子玩具,
温州市五金商会秘书长李国荣表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9月22日,但是也倒逼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企业去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行掉期交易、这部分企业占全部样本总数的39.7%,外贸大省广东在上半年外贸增长远低于长三角等地。最后交付产品时才能收钱。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在东莞因为报价没有跑过人民币汇率,而假如只是需要一两千件的小订单,外贸出口的收汇就会减少200亿元人民币,可按原先的价格,报6.6997,还是让他感到心里慌慌的。如果需要大批量的订单,
(责任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