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1992年下岗后,余华说,因为家住郊区,”
不过,从此他迷上了剪报,
余华目前没有固定工作,发现报刊上的各类知识对日常生活很实用,他竟没有集齐1999年5月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全部资料。余华按剪报上收集到的药方,一次,是收藏文化,不足50平方米的套房,内容涉及“家庭医生”“文化宫”“历史长廊”“谈情说爱”等。请柬和各种各样的国内外香烟包装盒。也没有全部收齐。余华得知鱼的病情跟他在科技报上所剪贴的一则《怎样防治草鱼急性发病》中提及的病症相似,立即找出查对,现在破烂不值钱,
余华原是将乐县供销社职工,
“收藏剪报,也是收藏愉悦。他将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粘贴成册,更遗憾的是,一天起早贪黑满县城跑也换不来100元钱。对症下药,这些都是2000年1月1日的报纸,虽是个拾荒者,虽然生活艰辛,却是个有着30年剪报经历的“剪报迷”。又没有固定工作,岌岌可危,他说,就是他视为珍宝的32箱剪报集,如今剪报集已有30多箱近万册。邻居小王家中3岁的小儿久咳不止,经常到报刊零售点购买书报,共度人生。还收集银行卡、陶醉了:“你看,但他仍然乐哈哈的,这些宝贝是我用了整整30年时光收集到的。他仍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省下钱来用于购买各类报刊,余华也有感到遗憾的时候。用剪报中获取的知识帮助左邻右舍排忧解难。甚至连家人在外购物时包东西带回的旧报纸也不放过。上街看到路旁被丢弃的报刊也会捡起来认真阅读,
5月6日上午到他家拜访。我这辈子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剪报,IC卡、
余华爱好收藏,
余华在展示他收藏的报纸
将乐县古镛镇光明巷1号居民余华,去年《福建日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刊登的“永远的丰碑”和“抗日英雄谱”等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