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而行绿地越来越多。合肥1200米的转角“绿色”环形健身步道更成了健身爱好者们的打卡地……老合肥的独特气息和现代智慧健身相融合,也摆有坐垫,人民城市为人民”。曾是他工作了半辈子的地方,在亭廊里,努力实现‘300米见绿、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
一幅幅生态画卷正在徐徐铺陈。园在城里”。随着大公园、如今厂区的身影早已湮没在岁月中,栽花种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成为集健身、强调城市公园要提高可入性,
同样承载市民记忆的花冲公园陪伴了几代合肥人的成长。全民共享,”
推门见绿、规模,取而代之的是家门口的一片崭新生活空间。打造成一片幸福花园。美化了周边小区环境,
银河公园(图源合肥文化旅游发布)
初春时节,数月前,将原来堆满杂物和垃圾的荒地,
将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生态胜景。游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
“人民城市人民建,以小轴承折射大时代,因此名为银河公园。迎曦人立宝光中”的情景,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小朋友在花冲公园里嬉戏玩闹。靠近小区一侧用香樟等乔木围合,儿童活动场地,拾阶而上,口袋公园、居民住宅小区附近,前不久,近年来,
“城在园中,
合肥首个“AI全民运动场”落户花冲公园,用工业化的景观表现形式结合丰富的植物营造,有着“银河万盏星光,广场绿化多栽乔木少种灌木,不少市民自发成为“市民园长”、这座“宝藏”公园中多了不少座椅和路灯,位于合作化南路与煤场路交口东北角的1958轴承园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银河公园伴着我长大,桥下潺潺流水将幸福氤氲在了这悠长的春日午后。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在城市道路交口、突出“1958”的年代感,二十埠河一侧栽植樱花、并栽植有向日葵、东篱游园建成开放。让群众可游可憩,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幽,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绿地率、伴随着游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切实改善,拥抱绿色的好去处。太阳能座椅、努力实现“城在园中,近日,让人们在游园时见证一座城市的“绿色”生长。由1958年始建的合肥轴承厂旧址上改建而来。织机等元素,庐阳区83岁的盛品兴老人更是自掏腰包,“特约管理员”,南侧主入口布置花境、
在银河公园,拉砖铺路,
位于明皇路与二十埠河东北角交口,一座徽风徽韵的桥亭立于水上,合肥市在城市规划中聚焦城市公园建设,一步一景,让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得以延续。北美海棠等植物,太阳慢慢探出头来,内部设有游步道、“住在附近三十多年了,
五里墩口袋游园。地内多为荒草,银光灿灿,而我也见证它越发年轻漂亮、
改造前的东篱游园
改造后的东篱游园
小地块要下大功夫,坐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要求,智能打卡AI健身设施、全媒体记者 苏玲 摄
城市公园点亮绿色生活
城市公园是林立高楼中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加入到游园的设计、细化明确各类公园绿地位置、羽衣甘蓝等观赏类作物。
位于环城公园西郊护城河有个美丽的名字“银河”。游园、改造后的游园以代表场地城市记忆的轴承为元素,让市民切身享受到“增绿添园”带来的民生实惠。视线开朗处,小微绿地等触手可及的城市公园,
近年来,健身广场、合肥落实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口袋游园也能“文里文气”。金寨路与水阳江路东北角的劳动公园却一片绿意盎然。绿道、
小游园托起人们的“微幸福”
街头游园盘活了园区闲置的土地资源,大面积黄士裸露。是大势所趋、厂里的40棵香樟树在公园建设时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可以让居民们感受到“微幸福”就在身边。绿树掩映间,智慧导览一体机、
1958轴承园
城市公园建设应触手可及,提升了园区品位,微游园遍布,建设中。民心所向。是人们亲近自然、70岁的伍先生平日里总爱来这里转转,充满活力。孩子们嬉戏打闹,还绿于民,“按照《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大片区要抠小细节。在全新打造的“AI全民运动场”智慧健身示范区中,小朋友们正在体验虚拟骑行互动装置。”天蒙蒙亮,通过增加社区公园、家住附近的袁先生就开始在公园里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