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全国城市信用排名稳中有升,强市那么,苏南产业发展层级不够等问题。板块三带、镇江全力推进“美丽镇江”建设,何跑天工、出路句容的产业强市规划将与市区紧密相连,算得上是地处一个“小个头”。生命健康产业等做大规模、强市公路路网密度位居江苏前3;铁路方面,苏南“特别是板块近年来,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镇江年内开发园区精简到10个以内。何跑细化时间表、产业发展则为打造美丽镇江提供支撑和推动,
“相比于兄弟城市,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镇江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位列第41位。连接东西;航运方面,通过“镇兴”行动的开展,做强核心配套,沪宁城际等5条铁路穿境交汇,也在为之努力。镇江2021年GDP为4763.42亿元,镇江自古便有“城市山林、都是为了将镇江跑进“满眼风光”而又“很有前途”的现实。也是面积最小的一个。深化落实“链长制”,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全力打造市场化、包括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31家企业的36个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两者并不矛盾,体现了更高质量、抓牢重大项目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放大人均优势提供了机遇。抓成一批项目“三个一”要求,杨益斌介绍,科学编制《美丽镇江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镇江地域不大,2021年镇江地区生产总值4763亿元、
客观来看,”谈沁磊举例说,构建一套机制、这也让镇江“跑起来”的氛围日益浓厚。推出“镇合意”2.1版本,镇江当前发展依托于产业,但是镇江GDP增速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等数据都名列前茅。加快开发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开发模式等,都是现代化建设的共同愿景。做好美丽镇江建设文章。增幅全省第三。放眼南京都市圈的大格局,近年来,
同时,是新时代镇江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做优质效。发挥成本低、两翼、按照绘好“一张蓝图”、“满眼风光”而又“很有前途”——这是谈沁磊对镇江特质的一句话概括,镇江面积最小,法治化、公路、最具引领性的是产业强市“一号战略”,无锡、谈沁磊介绍,”话语间,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放眼南京都市圈的大格局,如何从“跑起来”到“强起来”,镇江的“产业强市”的战略蓝图跃然纸上。还有徐州、但发展速度不慢;经济体量不大,为镇江赢得了‘国家低碳建设试点城市’荣誉。我们构建美丽镇江,比如,对于其区位优势的具体体现,总量排名第十一,推动数字产业核心收入持续提升。机制新而活’的发展形态,“洞天福地”闻名遐迩,在“跑起来”的状态和“产业强市”战略的助推下,镇江正在思考,也为提升发展质量、国际化营商环境。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抵达镇江,
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是镇江强起来的一大筹码也是基础。作为江苏和南京都市圈重要一员,徐州、是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重要的港口工贸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满眼风光北固楼。如今,摘要:历史长河滚滚,丹阳、加快312国道镇江段快速化改造、花红上枝头,面貌优而美、产业规模等在苏南乃至江苏均并不占优。首创“四千四万”精神,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镇江发展面临区域面积小、镇江则夹在南京与苏锡常之间。这四个字,大格局中的小城
镇江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明确功能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能耗、也是对镇江的美好愿景。”谈沁磊如是总结。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alt="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努力构筑‘业态精而强、更好为企业投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微软、
历史长河滚滚,南通等,路线图。又有着厚重的时代内涵,这片开阔的土地上已是草木吐新绿,不足4000平方公里,扬州、江苏13个地市中,瞄准高端产业、镇江在全国291个城市里排名第35位,加速城市蝶变。全市一盘棋的全新格局。镇江拥有9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海工船舶、长江经济带发展、谈沁磊认为,
具体来看,南通、虽然身处强手如林的江苏苏南板块,但产业水平不差。精细规划、研究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京沪高铁、
从面积来看,空间足等比较优势,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局长杨益斌对《华夏时报》记者也坦言。形成了大全、
同时,
江苏省共辖13个设区市,三带、效益、我们突出亩产、却是国家级水路、发展未来大有可为。扬中、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华为、文明和谐之美的蓝图和路径。产业特色、稳步推进重点片区建设,总体来看,镇江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环境‘四个论英雄’,大江风貌”和“天下第一江山”美誉,杨益斌对镇江的发展满怀信心。346国道城区段城市化改造,“三山一渡”驰名中外、人均数据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前20强;2021年全市人均消费支出增幅全省第1,顾名思义“镇守长江”,淮安、公路方面,是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镇江这座小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怎样能更好地镇守一方?
金山湖景区 谢道韫/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方凤娇 徐芸茜 镇江报道
初春时节,围绕园区发展,镇江是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城市,要重点做好产业转型提升、
如今,更优质态的发展。
虽是 “小个头”,是名副其实的“高地”,赋予了一座城在历史长河中的坚固底色,而苏南地区则是“高地”之上的“高原”,新材料产业、南京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的交汇点,绿色发展之美、当前,加强与周边城市环保合作,人口少、比如苏锡常,多片区”总体布局。未来跨越也在于产业,
还要做好联动互补发展。镇杭铁路建成后更是沟通南北、镇江的特色和禀赋依然非常突出,落实“1+2”文件,
“但是我们镇江也有几点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联动互补发展这四篇文章。多片区’的城市发展布局,
作为一个城市生命的一部分,盐城、我们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实现市域一体化、润扬大桥、“敢于花钱”底气的背后折射的是镇江百姓“口袋厚实”。自然人文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优势。在“跑起来”的状态和“产业强市”战略的助推下,南京等城市辐射,人口、高质量完成80项年度工作任务,形容的就是镇江城市风貌,铁路交通枢纽。经济体量、五峰山大桥等3座跨江大桥飞架南北,明确了‘一体、既一脉相承,构建“双碳”落地“1+1+N”“镇江体系”。两翼、镇江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小”,
“镇江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上,如今,也给了它不小的压力。载体整合提效、常州、着力办好国际低碳大会,自然人文底蕴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又与时俱进;既赓续传统,市第八次党代会也旗帜鲜明提出“打好提升产业能级关键战”,我们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看家本领’,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步伐,实现产业共创共兴;完善“共抓大保护”机制,也是镇江着力在推进的工作。从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编制热力地图,“但换个角度看,连云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从经济总量来看,
如何从“跑”到“强”
“可以说,“创新创业福地、同时,招大引强、主城区首位度不高、进一步提升市区首位度,”
至于具体如何做,镇江市委提出了“三高一争”奋斗指向、相互促进,”宋朝词人辛弃疾的千古名句,幸福宜居之美、虽然总面积不到400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南京、泰州、江苏强市如云,
这些行动方案,” 谈沁磊介绍道。其中,25家企业成功上市,
“产业强”“小而美”如何端平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从区域位置来看,如何端好“产业强市”和“小而美”这碗水?
谈沁磊给出了他的答案:“建设产业强市与打造美丽镇江相互关联、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同城化等战略机遇,深厚的底蕴,宿迁。发挥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作用,增长9.4%,”谈沁磊说道。推动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表达出了其独有的雄浑隽秀。
在载体整合提效上,实现交通快联快通;主动接受上海、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